设为首页 | 联系我们 | English

教务处
 
当前位置: 教务首页>>校企合作>>正文
东科药业校企合作模式 ——“1234”模式
2015-10-23 03:26  

 在长期的百县千企工程实践中,我院总结出“东科药业”校企合作模式,—“1234”校企合作模式,即“搭建一个平台、建立二元制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、分三个阶段推进校企合作、以四个切入点与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。


1 、搭建一个平台   成立“百县千企联姻程”领导小组,搭建工作平台。工作小组由分院书记、院长、企业相关领导、院办公室主任、学工办主任以及教研室主任、相关教师及企业技术人员为成员。其职责主要是协商、协调 “百县千企联姻程”的一切事宜。

2、建立“二元制”的管理机制  即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,合作事项和合作过程由校企双方共同协商、共同管理、共同组织落实;建立校企双方的定期回访机制,信息反馈、问题调处机制、合作联谊机制等。经过合作协商达成一致意见,并签订合作协议书。在这一管理机制下,合作的过程中做到“三落实”即管理人员落实,(包括专职、兼职教师、企业的指导等)、合作的内容落实、即学生管理、教学管理、企业管理、指导教师管理相结合,校企双方齐抓共管,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。

3、 分“三个阶段” 推进校企合作 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,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进,第一阶段,搞好基本层面上的合作建设。双方互相了解,熟悉对方的基本情况,如企业全面熟悉学院现有专业,实验实训情况,培养学生的情况,而学院熟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,生产经营状况等。在基本达成合作一致意向的基础上签订合作协议书。第二阶段,对合作的内容进行分类建设。将合作的内容分为实习、就业、综合(包括生产、科研等方面的合作)等三种类型,对不同的类型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合作措施,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,实现学生就业,搞好产学研合作,给企业输送合格人才,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等“双赢”的目的。第三阶段,对重点合作内容,进行深层次实质性的合作。在分类搞好合作的基础上,挑选出部分内容,进行实质性合作,进一步明确双方的责、权、利,以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为前提,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与模式,校企双方在共建实习实训基地、课程建设、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、企业技术人员培训、人才联合培养、学生顶岗实习、学生就业、生产设备共享、合作项目、科研攻关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合作。

4、找准“四个切入点”开展深度合作。一是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。我院与杨凌东科麦迪森制药有限公司举办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。如举办“东科药业函授班”,在2-3年之内将企业大专以下文化层次的员工,经过培训提高企业员工技能及综合素质,并获得相应的学历文凭。成立“东科药业班”,即从在校的二年级学生中经企业选拔出40人,成立“东科药业班”,针对企业需要,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,学校负责学生的理论教学,企业负责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和管理规章、企业文化等培训,学生毕业后,企业对于学生全部录用。设立“东科药业奖学金”,在“东科药业班”中,企业每年用1万元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。二是以科研为切入点开展校企合作。自2006年以来,我院与杨凌东科麦迪森制药有限公司合作的过程中,承担了该企业的多项科研任务,教师与企业科研人员共同开展科研活动,并解决了生产工艺中的一些问题,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,先后有10多名教师参与该企业的科研项目,多名教师在该企业实践锻炼,300多名学生在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以及顶岗实习。三是以资源共享为切入点开展校企合作。在人力资源、仪器设备、实训、生产基地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。如学校聘请了企业总经理赵东科为客座教授,1名厂长作为专业带头人,4名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;学校也选排了4名教师作为企业的技术顾问,长期指导生产,校企双方共建省级精品课程《药物制剂技术》等。企业为学校提供生产实习、顶岗实习场所,学校为企业提供中试实训室及设备,尤其在企业进行GMP认证的过程中、药品的中试中,学校有些仪器设备为企业通过论证提供了方便,解决了认证中的问题。四是以经营与管理为切入点加强校企合作。企业从在校的二年级学生中选拔学生,利用节假日进行顶岗实习,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实习锻炼,宣传、营销企业的产品,通过这一活动,使学生充分了解企业,学习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,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,也广泛宣传了企业的产品,学生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,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入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特色材料二:

创新“订单”培养形式,促进招生就业工作

“订单”培养是我院进行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,为了解决企业用人难、毕业生就业难、招生难等方面的问题,药物与化工分院在校企深度合作中,先后与多家企业签订了“订单培养”协议,为企业“量身定做”了一大批基础理论扎实、操作技能娴熟、学校培养与岗位要求无缝对接的优秀毕业生,深受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欢迎。2014年,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,创新订单培养形式,对于药物与化工分院的专业设置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、教育教学改革、学生教育管理、招生就业等工作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。在与多家企业长期的“订单”培养中,我们总结出了多种“订单”培养模式,构建了具有产学一体化特色的教学运行机制。

1、冠名招生型  在每年招生时,从报考相关专业的考生中选取部分学生,以企业冠名,成立班级,企业以不同的形式给学生以学费资助,学生毕业后去该企业工作,工作年限以协议为准。2014年,我们与丽彩集团,成立了“丽彩奖学班”,从每年报考药物与化工分院的考生中,选30名学生,丽彩集团资助学生一年的学费,学费在学生顶岗实习结束时一次性付给学生,学生毕业后去丽彩集团工作至少一年。与青岛海利尔成立了“零学费班”,企业提供学生三年学费,学校、企业、学生签订三方协议,以保证该项工作顺利开展;与“怡康高级管理班”已拟好合作协议,主要培养药店的高级管理人员。即从招生开始,在报考我院的药品经营与管理、中药制药等专业的考生中选30名学生成立班级,试行“双元制的教学,为表现优秀的学生提供学费,以奖励学生,毕业后去怡康就业;与宁夏瑞泰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,招生时冠名,学生毕业后,每年为学生返还不同数量的学费,共计返还50%的学费,并为在校教师、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奖励资金。

2、定向委培型  在大二的学生中成立松散型的“订单班”,即通过让企业宣讲,介绍情况,学生报名,企业面试等一系列工作,选定一定数量的学生,成立“定向培养班”,实行双元制的教学,学校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,企业制定教学计划,利用节假日、空闲时间,完成企业的教学计划,企业设立一定数量的奖学金,奖励毕业后去企业工作的优秀学生。学生毕业后双向选择,可选择该公司就业或另择业。

我院在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与远纺工业(上海)有限公司、江苏飞翔集团成立了订单班等。在中药制药专业与生物制药专业中,与大唐制药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了“订单班”,已有三届订单班的学生毕业并进入该单位顶岗实习或就业。我院与东科麦迪森制药有限公司共同设立的订单班,现已有四届的学生毕业。

3、岗前实习型  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,以及企业用人需要,在学生毕业实习之前,为企业安排“订单班”,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,在此期间企业设立奖学金,学生毕业后,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是否去企业就业。

“乐多收班”是我院与潍坊乐多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设立的订单班,在第四学期学生到企业进行两个月的实践锻炼,学生提前接受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教育,到合作企业对企业工作过程和生产、操作流程等进行现场观摩与学习,较为系统地掌握岗位工作知识,有效增强协作意识、就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。在此期间企业设立奖学金,学生毕业后,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是否去企业就业。

多种形式的订单班培养,是学校与企业在合作办学、合作育人、合作就业、合作发展”的前提下,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互惠互利的办学方式。目前,我院已与十多家企业签订不同形式的订单培养协议,已有300多名毕业生服务于合作企业。在订单式培养中,体现了学校与企业 “双主体”育人,一是养保证了学生的就业。无论哪一种订单培养形式,都提前为学生提供了就业岗位。在学生未毕业前就明确了就业去向,在校可以安心学习,有针对性地学习。近几年来,我院每年都有三个以上的订单班,最少可解决100多名学生的就业问题,占毕业学生数量的30%左右。2015届,共有4个订单班, 124名学生,占毕业人数的25%。二是促进招生。在招生之前,学校与企业做好订单培养的各项工作,如确定订单班的人数、提供学费资助的方式、协议的拟定,奖学班的主要问题解答等等。招生时冠名招生,学生报考订单班,就等于上学前找到工作,解决了家长与学生的后顾之忧,特别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,还有一定数量的学费资助,何乐而不为,所以,考生用积极报名。2014年,第一个“丽彩奖学班”报名的学生超过50名。三是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。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,在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下,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。订单培养架起了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。企业提前介入学校选拔人才,及早占有人才资源,并在培养过程传播企业文化,针对就业岗位学知识、学技术,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,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“零对接”。四是促进工学结合,实现资源共享。订单培养,体现了不同程度的“双主体”办学的理念,及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。在这一办学过程中,可实现人才共用,设备共享,共同发展的目标。企业的工程师、技术人员等能工巧匠,同时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,企业的设备可以用作学校的教学与科研,同时,学校的教师、实验实训设备等可为企业提供服务。在教学过程中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,在办学过程中与企业在师资、技术、办学条件、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,达到了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共同发展,使学校、企业、学生受益,达到多赢的目的。

 

 

特色材料三:

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资源共享 取得共赢

  人力资源、仪器设备、科研中试、生产基地等资源是教学、生产必须的条件。药物工程学院在百县千企工程的平台上,与企业开展全方位的合作,尤其在与东科麦迪森、利君制药、科森药业等企业深度合作的过程中,实现了资源共享,取得了双赢。

1、共享人才资源 人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,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。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,实现了人才资源共享。一方面聘请企业有经验的管理者及“能工巧匠”参与教学活动,承担教学任务,提高教学质量。八年来,在企业聘请了客座教授2名,专业带头人5人,兼职教师60多人次,与他们共同制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,共建实验实训基地,共建课程体系及精品课程,进行专业资源库建设。其中作专题报告20多场次,承担理论教学任务3800学时,累计完成了200多周的实践教学任务,指导了70多人次的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。另一方面,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、生产,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,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。同时给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资源。近年来,共选派了64人次的青年教师,利用寒暑假的下实践锻炼,先后有100多人次的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,5名教师与企业共同承担了8项科研任务,并解决了生产工艺中的一些问题。如2011年,选派了有4名教师去龙神绒发实践锻炼,期间,教师通过改造工艺,解决了生产中酒精回收率低的问题,为年为企业节约成本几十万元。教师在陕西绿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带领学生实习期间,成功筛选出优质菌种――井岗霉素新菌种,降低了配药浓度,提高了经济效益,每年为企业增收近百万元。与陕西汉中地区、宝鸡地区、安康地区等有关部门共同开展的关于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科研课题,对于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。

2、共享仪器设备 在与麦迪森、科森、郝其军等企业深度合作中,实现了仪器设备的共享。一方面,企业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生产设备,使学生能够进行真实训练,企业把淘汰的部分生产设备捐赠与学校,发挥设备的作用。另一方面,学校为企业提供中试实训室及设备,尤其在企业进行GMP认证的过程中、药品的中试中,先后为企业提供了压片机、提取设备、高端的分析仪器等300多台件,为企业解决了用生产设备中是难的问题,也给通过论证提供了方便,解决了认证中的问题。

3、共享共建基地  近八年来,与企业共同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、中试生产等基地24个。在校内,经过与企业讨论、规划建成了2400m2的药物工程实训中心,不仅仅承担了教学任务、职业技能训练,还为企业提供了科研、中试生产、人员培训等场所。先后承担了麦迪森、科森、杨凌仁和医院等10多家企业8个剂型、16个品种的中试任务,7个科研、工艺改造项目,为企业培训员工100多名等。选择建立了条件好,具有先进性的校外生产实训实习基地,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、顶岗实习场所。这些基地先后承担了200多周的教学实训任务,3000多名毕业生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任务,使学生提前介入岗位,实现了教学生产的零对接,赠签了学生的动手能力,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。

4、共享信息及科研成果  在与企业合作中,定期召开研讨会,广泛交流教学、科研、生产发展的新动向。企业提供生产材料、生产工艺、医药产品需求等方面的信息,教师将这些信息及时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,同时也围绕生产中的问题开展科研推广工作,企业也从教师及教学中获得好的建议。八年来,校企双方召开各种座谈会上百次,专题研讨会20多次,共同合作项目7项,共享医药商品信息数百条,极大地促进了教学、科研及生产,真正做到“产、教、研”结合,双方受益匪浅。

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共享工作,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,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,也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参与百县千企工程的积极性,真正取得了双赢。

 

关闭窗口

copyright @   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yangling vocational & technical college all right reserved

地址:中国 陕西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渭惠路24号   邮编:712100   

电话:029-87083901   【管理员登陆】

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